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伟在联合重组三周年改革发展暨下半年工作会上提出,“要深化‘六定管理’,完善运行顺畅的市场化运营机制。”新材料公司山东玻纤按照各项部署要求,积极推进人力资源“六定”管理工作,采用岗位分析写实、岗位合并、转岗培训、岗位优化调整、业务整合及离病退办理等方式,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。
想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,就必须搜寻“难点”且迎难而上,山东玻纤以扁平化、提效率为方向,以建设“黑灯工厂”“智慧工厂”为目标,以科学定编定员、机构优化改革为导向,对标行业先进企业,着力寻找“难点”、解决“难点”。
在山东玻纤的档案室内,330份《工作分析调查问卷》便是他们寻找“难点”的关键体现。为更好地开展工作,更准确地了解公司每一名员工的工作内容、工作饱和度、岗位设置合理性、定员设置合理性等详细信息,山东玻纤在150多个岗位中分别选择了1-2名员工代表参加“六定”知识普及与分析培训,全面介绍“六定”对于企业管理提升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、“六定”常用理论、方法和案例等,并要求所有参训人员根据岗位上下级关系、主要工作职责与任务、内外部沟通关系、本岗位任职资格等填写《工作分析调查问卷》,寻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,找差距、找短板、找弱项,“对症开方”让问题浮出水面。
(山东玻纤开展“六定”管理工作培训)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一对一全程观测记录便是他们迎难而上的最好体现。
“我们采取工作日现场写实法,通过一对一全程观测的方式,详细梳理了各岗位的工作流程、工作模式,该措施为公司推动‘六定’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,也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。”山东玻纤党委组织部部长刘克廷介绍。
山东玻纤按照“因事设岗、精简高效、职责清晰”的思路,通过“六定”工作小组深入生产一线跟岗写实的方式,对选定的56个岗位实施一对一全程观测记录,详细了解各生产线和生产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现状、劳动用工情况、定岗定编、工作饱和度、存在问题等一手信息,充分掌握和分析生产车间整体工作情况,为“六定”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夯实根基。
(工作小组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一对一全程观测记录)
为了做到岗位责任和权利相匹配,责任和权利对等,他们以工作分析问卷及工作日写实资料为基础,梳理了公司及各车间部室组织结构现状,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与任职条件,设计完善了各车间部室的组织结构图,形成了《组织结构设计》《定编定员设计方案》《部门职责汇编》《岗位说明书汇编》等多项成果,着力解决了一批原岗位体系中存在的“因人设岗、岗随人走、责权不清”等问题。
记者了解到,山东玻纤在推动“六定”管理工作高效落实上“多点开花”。
以财务业务模块为单元,实施组织扁平化管理,将公司、各子公司财务人员及财务业务统一管理、统一核算,强化财务管控能力,实现财务集中管理;调整生产品种结构,减少纸箱托盘加工数量,人员实现再优化;合并毡线车间,撤销产业园……
(“六定”管理工作梳理现场)
与此类工作同步推进的,还有优化薪酬体系。在持续优化定责、定岗、定编、定员、定额的基础上,山东玻纤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,树立起“多劳多得、绩优酬高”的“风向标”。
“2022年,公司定编职工2730名。我们根据‘六定’工作指导意见,对每一名职工的日常工作进行分析,科学地确定各岗位配置标准,完成减编132人。”刘克廷介绍,通过优化薪酬体系,职工们由“行政命令”转变为“自觉自愿”,由“要我上”转变为“我要上”。
如何巩固“六定”成果并持续精进提升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?山东玻纤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崔宝山告诉了笔者答案:“下一步,我们将加快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人力资源专项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,进一步完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相关制度及流程,着力构建并打造一套机构最简、人员最优、效率最高、流程最短的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,持续推动‘六定’工作高效落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