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劳保用品要规范穿戴,做到上安全岗干标准活,安全无小事,要时时刻刻守安全、保安全。”这是近日新材料公司山东玻纤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一个缩影。
日前,山东玻纤掀起了“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、提效益”主题活动热潮。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有序开展,他们狠抓“三基”建设,下大力气抓基层安全、抓基础安全,练好基本功,致力于将“结硬寨、打呆仗”的理念学在经常、融在日常、用在经常,提升全范围全过程安全保障能力。
夯实安全生产“硬环境”
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盘大棋,而抓好每名员工的安全则是大棋盘上的每一颗‘小’棋子,只有充分发挥小棋子的安全作用,企业的这盘大棋才有安全保障。”山东玻纤党委书记、总经理张善俊在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强调。
全过程强化安全管理是该公司的真实写照。他们以“‘零违章’确保‘零事故’”为安全工作主线,遵循不安全的工作不干、不安全的设施不用、不安全的人不上岗,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活动不生产“四不”原则。先后制定下发《“安全三基建设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》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》等安全规定措施,通过强化机制建设、动态管控、素能提升,落实安全工作的检查和考核,将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,落实到分场、班组和个人,做到指标到位、责任到位、考核到位,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效能。
公司还结合安全生产“百问百查”和“设备安全隐患排查”活动,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的重点、难点问题展开调研,通过开展“党员身边无事故”、安全知识竞赛和“青年安全监督岗”等活动,让员工积极参与,筑牢安全防线。
(青年安全监督岗正在检查安全工作)
“面对当前安全生产严峻形势,山东玻纤认真贯彻落实能源集团安全工作会议精神,靶向施策,统筹兼顾,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,全力防风险、保安全、促稳定。”山东玻纤副总经理杜纪山介绍。
密织安全生产“防护网”
山东玻纤深入推进“六反六查三确保”专项活动,强化隐患排查精准治理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,加强对生产现场和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。
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。保安全,重点设备是关键,该公司在设备管理中加大创新管理力度,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,完善点检定修制管理体系,以点检定修制为基础,从规范作业现场抓起,全面掌控设备运行状态,提升设备管理水平,形成对设备的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寿命的动态管理体系。
(该公司领导带队专项检查)
公司遵循“全面兼顾,重点防范,带班在现场,解决在现场”的原则,建立运行人员日常点巡检标准制度,细化设备分管人员的专业巡检记录和要点,强化安全“网格化”管理,严格执行“八定”要求,开展内部各级自查、领导带队专项检查、班组日巡查、车间周排查,公司月检查等高频次的专项检查,定期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与使用现状评价,做到异常早发现,早处理,并严格按照“五落实”原则,坚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,织牢“安全网”。
公司还广泛开展“安全随手拍”“青年保安全”等活动,通过发出“征集令”,引导广大员工拍下“身边的隐患”,全力筑起“无死角、无盲区”的安全围墙。同时,该公司配置安全警示标识685块,制作荧光警示线、涂刷安全色200余平方米,起到了很好的安全生产视觉识别效果。
注入思想安全教育“强针剂”
在山东玻纤的会议室和车间,时常会看到班组长同职工进行一对一交谈,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,不让职工在车间赶进度、抓生产,这么的“交头接耳”不影响生产吗?
答案是不但不会影响生产,还保证了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、规范操作的熟练程度。原来他们正在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培训,班组长在提问、讲解安全知识,把安全教育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。
“在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通常采用‘教师讲’‘学员听’集中式传统培训模式,职工只能被动地接受安全教育,使职工产生乏味、厌学情绪,有时请的培训老师对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了解,照搬书本上的知识泛泛而谈,宣教效果收效并不大。”山东玻纤培训中心负责人齐元宝介绍。
山东玻纤按照“干什么、学什么、会什么”的原则,车间班组每天进行现场讲解安全规范操作流程、现场提问岗位安全知识,并按照安全考核进行落实,形成了一讲、一问、一落实“三个一”安全宣教模式,使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,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宣教方式,安全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。
(开展安全生产“微宣讲”)
创新培训学习载体,打造“互联网+”安全宣教新模式。山东玻纤利用微信公众号、线上考试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手段,实行“智能式”宣教,把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、公司规章制度、操作规范流程等发送至信息终端,采取线上学习、考试的模式,实行线上日学习、月考试制度,同时,组织人员采取不定时、不定人员、不打招呼的方式对特种作业人员、转岗人员进行抽考,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。
除此之外,山东玻纤还制定操作手册和应急手册500余套,累计开展安全生产“微宣讲”30余次,并在现场组织安全生产建议征集、安全承诺签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引导职工从自身做起,从小处抓起,为职工安全生产注入“强针剂”。